
13岁的陈阳已经成为家的顶梁柱。从6岁起,她就承担起照顾瘫痪妈妈的责任。
假如所有没发生,13岁的小姑娘应该享受爸爸妈妈的百般溺爱,在学校里无忧无虑地学习,而这,对于铁岭经济开发区殷屯的陈阳来讲,是一种奢望。
一间28平米的浅易房,陈阳和她的母亲在这个房屋里相依为命已经有9个年头了。这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不一样的是,刚刚13岁的陈阳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。
小陈阳刚出生母亲患上重病
前,陈阳出生了。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,让原本应该非常开心的一家人沉浸在无尽的痛苦之中。陈阳出生时,她的母亲突发一种叫视神经脊髓炎的疾病,先是双眼看不见,后来压迫了下肢神经,陈阳的父亲为了给她治病,四处奔走。最后,居然想到了卖血。
在陈阳4岁那年,陈阳的母亲已经不可以行动,完全瘫在了炕上。而陈阳的父亲也拼尽了身体里的最后一点力气,当他花光了卖血赚来的最后一分钱之后,绝望地结束了我们的生命。
母女相依为命4岁开始做饭
从此,母女二人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。
从陈阳懂事那天起,她就记得母亲一直用一个坐垫在地上蹭着移动。为了照顾当时只有40个月的陈阳,她的母亲就做了一个坐垫,用手支撑着身体移动,烧火做饭,不了解磨坏了多少如此的坐垫。陈阳看在眼里,虽然才只有4岁,她就开始帮着母亲做饭。
站在比自己还高的水缸旁边,一双小手努力地盛出一碗水。洗好米,放在电饭锅里。当陈阳筹备插电的时候,由于手太细,手指头居然插到插座里,被电击倒在地上。胳膊疼了好几天啊。陈阳的母亲心疼地说,从那将来,她再也不让陈阳碰插座,陈阳把米洗好,她就负责插电。
渐渐地,一些简单的家务,陈阳也都主动承担。天天早上起来,给母亲倒痰盂,整理屋子,买菜。
小姑娘成为家里顶梁柱
陈阳渐渐长大,买菜、做饭、抱柴火、烧炕等所有成年人的工作也渐渐转移到了她的肩上,陈阳成了家的顶梁柱。
,陈阳和妈妈离开了老家腰堡镇陈千户村,投奔住在经济开发区殷屯的大姨,在陈阳大姨家的后院盖了一间28平米的房屋。说起这间新房,陈阳的母亲说,这多亏了陈千户的村民,是他们一块给凑的钱盖起了这间房屋。从此,母女二人的住所由原来的小草房变成目前的砖瓦房。而此时的陈阳也承担起了家大大小小的事务。
陈阳喜欢暖冬,由于如此就不需要担忧水缸会被冻坏,也不需要常常地烧火了。每次烧火的时候,不管天多么冷,也要开门烧,怕呛着母亲。由于抱柴,陈阳非常小的时候手就被冻伤了。
家务不误学习考试一直第一
在外面,陈阳永远都是一个乐观、坚强的女生,只有在日记里,陈阳才会流露一些小姑娘的心事。日记中记录有如此一天,天下着雨,看见不少父母都来接孩子放学,心里有的不是滋味。但,如此的思绪只短暂地出现,由于我还有更要紧的事要做,得赶快回家照顾母亲。
因为陈阳的母亲没办法行走,陈阳还要陪母亲训练。天天,陈阳回家后都要抽出肯定的时间,扶着母亲走上一圈。这个习惯已经四五年了。假如不是阳阳陪着我一块训练,我的肌肉就会萎缩。目前腿部的肌肉维持得非常不错。陈阳的母亲说。
日子过得虽然苦,陈阳的母亲最引以为豪的就是女儿的学习。陈阳每年的考试成绩都是第一。尽管天天要做不少家务,但这并没影响陈阳的学习。而且,在所有些考试项目中,陈阳作文是数一数二的。能写出真情实感。这是老师给她的评价,每篇作文都是以陈阳生活的点滴组成。
在她的作文里,母亲是绝对的主角。